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(记者许伟 王伟超 马喆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和报纸摘要》报道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,根本靠深化改革。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,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深化承包地所有权、承包权、经营权分置改革,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。
湖北通过"三块田"模式等,稳步推进"小田并大田"改革试点,优化土地资源配置,探索适度规模经营,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麻豪口镇黄岭村的稻田里,无人机正在进行飞防植保作业,放眼望去,田成方、路成网、渠相连的稻田,一片生机盎然。黄岭村去年通过"三块田"模式将全村2103块小田集并成562块,有效推进了农业规模化、机械化。
黄岭村种植户段道坤:我以前20亩田是三块,现在是一块田,现在都是机械化,基本上每亩粮食增产30公斤到50公斤。
所谓"三块田"模式,是指为了规模经营,调整田块位置,在置换保留"待转田"和"自种田"的同时,让"流转田"集中连片,最终实现小田并大田,碎田变整田。
土地流转涉及方方面面利益,为了更加规范,公安县搭建了农村三资智慧服务平台,把招标会从田间地头搬到了互联网上,资金、田块、需求、交易等一目了然。
公安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黄玉松:过去土地流转交易是双方一对一交易,定价权在对方手上,往往成交价格被压得很低很低。我们现在的土地交易是通过网上交易完成的。通过报价、竞价,让交易更加公开、透明,极大保护了农民的利益。
截至2023年底,公安县探索的"三块田"模式,共形成流转田147.4万亩,28个村实现整村流转,每年直接降低生产成本1.32亿元。
针对田小块多、农户种植成本高、大型农机进田难等问题,湖北不断创新土地流转方式。去年8月,湖北扩面推进"小田并大田"改革试点,今年将试点地区数量从10个增加到25个。
在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双店村,连片种植的200亩双季稻已经迎来今年的头茬丰收。当地通过"小田并大田"改革,让耕地块数减少近一半。集碎为整的土地、大规模应用的农机,使农业生产降本又增效。
毛李镇铁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云东:我们以前一天干不了多少面积的,但是现在"按户连片",特别是土地整改以后,工作效率高多了。我们统一购种、统一耕种、统一打药、统一收割、统一销售,可以让利给老百姓。
推进"小田并大田"改革试点中,湖北强调尊重群众意愿,不盲目扩大范围,鼓励地方因地制宜,不搞"一刀切"。
宜昌市当阳市庙前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兵:我们充分把"小田并大田"工作落到实处。现在我们是重点试点,如果试点有好的成功经验,我们再推广。
作为农业大省,湖北"小田并大田"的改革试点,推动农业加速迈向规模化、现代化。截至2023年,湖北全省共有农民合作社11.96万家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%以上,其中,水稻、油菜综合机械化率位居全国前列。
湖北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局长张晓军:下一步,我们将有序扩大试点县范围,鼓励已经开展试点的县市区适度扩展试点村,进一步总结试点经验,指导防范风险,切实做到农民群众满意、主体合法经营。
来源:央广网
上一篇:荆州公安:小龙虾“抢鲜”上市